電力倒閘操作注意事項匯總1.在220kV高壓電網中的線路停、送電操作應注意什么? 答:在220kV高壓電網中的線路停、送電操作應注意: (1) 線路一端斷開后,電壓升高應在允許值內; (2) 投切空載線路時不要使電壓波動過大; (3) 避免發電機帶空載線路的自勵磁現象的發生; (4) 為防止被投線路帶有短路故障而導致系統穩定被破壞的事故,在投入前要適當調整系統潮流,以增大電力系統抗干擾能力。

2.如何進行500kV線路的初充電? 答:線路初次帶電一般采用全壓沖擊合閘試驗來檢查線路絕緣,而當線路上裝有并聯電抗器時,可采用零起升壓試驗。 以圖3—1示線路Wl初充電的全壓沖擊合閘實驗來說明線路初次帶電的方法和步驟: (1) 將雙母線倒成單母線運行,東母停電作備用,母聯斷路器斷開。 (2) 投入母聯斷路器充電過流保護,并將時位整定為0s。 (3) 投入線路W1保護,并將零序電流保護Ⅱ、Ⅲ段時位改為0s,方向元件短接。 (4) 合上母聯斷路器QF3,對西母線充電。 (5) 合上W1線路斷路器兩側隔離開關,合上線路斷路器 QF2,對線路充電。檢查線路充電正常時,充電電流應很小。運行3~5min,斷開QF3,再次合上QF3,如此沖擊3次,線路無故障,則說明線路絕緣正常。 (6) 線路沖擊合閘試驗后,投入運行前要核對相位,保證線路相位與系統一致。
3.3/2接線的線路停、送電如何操作? 答:3/2接線線路停電操作時,應先斷開中間斷路器,后斷開母線側斷路器;拉隔離開關時,由負荷側開始逐步拉向母線側。送電順序與停電時的相反。
4.母線操作有什么規定? 答:(1) 利用母聯斷路器給備用母線充電時,必須使用充電保護,嚴禁使用隔離開關對母線充電。 (2) 雙母線運行倒母線時,應檢查母聯斷路器及兩側隔離開關在合位,并取下母聯斷路器操作熔斷器。 (3) 對于無電壓互感器的母線,倒母線操作時應采取防止保護及二次回路失壓的措施。 (4) 母線停電時,應先拉開出線斷路器,再拉開電源斷路器。送電時的順序與此相反。
5.母線倒閘操作的一般原則是什么? 答:母線倒閘操作的一般原則要求是: (1) 倒母線必須先合上母聯斷路器,并取下控制熔斷器,保證母線隔離開關在并、解時滿足等電位操作的要求。 (2) 在母線隔離開關的拉、合過程中,如可能發生較大弧光時,應依次先合靠母聯斷路器最近的母線隔離開關,拉閘的順序則與其相反。 (3) 倒母線的過程中,母線的差動保護的工作原理如不遭到破壞,一般均應投入運行。同時,應考慮母線差動保護非選擇性開關的拉、合及低電壓閉鎖母線差動保護連接片的切換。 (4) 拉母聯斷路器前,母聯斷路器的電流表應指示為零。應檢查母線隔離開關輔助觸點、位置指示器切換正常。防止“漏”倒設備或從母線電壓互感器二次側反充電,引起事故。 (5) 母聯斷路器因故不能使用,必須用母線隔離開關拉、合空載母線時,應先將該母線電壓互感器二次斷開。
6.其他注意事項: (1) 嚴禁將檢修中的設備或未正式投運設備的母線隔離開關合上。 (2) 禁止用分段斷路器(串有電抗器)代替母聯斷路器進行充電或倒母線。 (3) 當拉開工作母線隔離開關后,若發現合上的備用母線隔離開關接觸不好發生放電,應立即將拉開的隔離開關再合上,查明原因后方可繼續操作。 (4) 母線的電壓互感器所帶的保護,如不能提前切換到運行母線的電壓互感器上供電,則事先應將這些保護停用,并斷開跳閘連接片。
7.母線運行方式應如何考慮?母線元件應如何分配? 答:為了保證母線供電的可靠性,提高安全運行水平,凡是雙母線接線基本上都采用母聯斷路器合上、兩條母線同時運行的連接方式,母線元件分配應考慮以下幾點: (1) 電源線路、發電機、主變壓器、電網聯絡線路等,接在每條母線上的數量要相當,負荷安排要合理。力求使正常通過母聯斷路器的交換功率基本平衡或比較小。 (2) 大電流接地系統的母線,電源變壓器的接地點要分配合理。 (3) 雙回線應各占一條母線,以提高供電的可靠性。 (4) 工作廠用變壓器與備用廠用變壓器,不要放在一條母線上,以免母線故障時失去廠用電源。全廠、所不同電壓等級的母線,分配方法要有一定的規律性,以便于運行人員掌握和記憶。
8.在倒母線操作時,合上母聯斷路器后,為什么還要取下控制熔斷器? 答:主要為了防止母聯斷路器在倒母線過程中誤跳開。如果不將母聯斷路器控制熔斷器取下,由于各種原因(誤操作、保護動作或直流接地),使母聯斷路器斷開后,兩條母線的電壓分別為U1、U2,此時合、拉母線隔離開關,實質上就是用母線隔離開關對兩母線系統進行并列或解列。環路電壓差△U=U1-U2,等于兩條母線實際電壓之差,可能達數百伏或數千伏(視當時系統潮流而定)。在母聯斷路器斷開的情況下,母線隔離開關往往因合、拉環路電流較大,開斷環路電壓差AU較高,引起母線短路。因此,合母聯斷路器,取下母聯斷路器控制熔斷器及檢查母聯斷路器是否合好,這三條是實現倒母線等電位操作重要的安全技術措施。
9.母線故障處理時,為什么母線側隔離開關要“先拉后合”? 答:在處理母線故障時,如果按照常規方法操作,將兩母線隔離開關同時合上,就可能將故障母線與非故障母線并列運行,而再次造成運行母線人為短路。因此,應先拉開故障母線上隔離開關,后合上運行母線上的隔離開關。
10.母線電壓消失后。為什么要立刻拉開未跳閘的斷路器? 答:這主要是從防止事故擴大,便于事故處理,有利于恢復送電三方面綜合考慮的。具體地說,停電母線上的斷路器應保持在斷開位置。 (1) 可以避免變電所或用戶值班人員,在處理停電事故或進行系統倒閘操作時,誤向發電廠的故障母線反送電,使母線再次短路或發生非同期并列。 (2) 為母線恢復送電作準備,可以避免母線恢復帶電后設備同時自啟動,拖垮電源。另外,一路一路地試送電,比較容易判斷哪條線路發生了越級跳閘。 (3) 可以迅速發現拒跳的斷路器,為及時找到故障點提供重要線索。
11.在進行母線倒閘操作時是否應投入母差保護? 答:根據歷年統計資料看,因誤操作引起的母線短路事故的幾率很高。華東電網在近11年問,220kV母線共發生故障42次,其中誤操作占7次,為16.7%;東北電網在近20年間,220kV母線共發生故障33次,其中誤操作占11次,為33.3%;其他電網母線誤操作事故也很嚴重。可見,母線倒閘操作時誤操作比較多,故投入母線差動保護,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性。投入母線差動保護倒母線,萬一發生誤操作,母線差動保護快速(在0.2s內)動作切除故障,可以避免事故的擴大,從而防止設備嚴重損壞、系統失去穩定或發生人身傷亡。因此,只要能夠保證母線差動保護正確地按照設計的工作原理工作,在母線倒閘操作時母線差動保護還是投入好。
12.母線差動保護的非選擇性開關在什么情況下合上? 答:合上母線差動保護非選擇性開關的目的,是為了彌補某些情況下該保護工作原理方面存在的不足,避免因母線差動保護拒動造成由電源(發電機、主變壓器、系統聯絡線等)的后備保護(時間可長達7~8s)切斷母線故障的后果。 現以固定連接的母差保護為例。固定連接的母線差動保護,要求母線元件必須嚴格按照事先規定好的固定連接方式運行。母線故障時,母線差動保護的動作才有選擇性。一旦破壞固定連接(主要指電源元件),母線故障時,母線差動保護動作將失去選擇性(一條母線故障、兩條母線全停),甚至產生拒動。固定連接的母線差動保護在破壞固定連接(主要指電源元件)時,必須合上非選擇性開關。 相位比較式母線差動保護在下列情況下,應投入非選擇性開關: (1) 單母運行; (2) 雖分段運行,但電源集中于一段母線上; (3) 分段斷路器在運行中出現拒跳時。
13.倒母線時,母線差動保護的非選擇性開關怎樣操作比較合理? 答:合理的操作順序是:雙母線改為單母線運行前,先合母線差動保護的非選擇性開關,后取母聯斷路器控制熔斷器;單母線改為雙母線運行后,先投入母聯斷路器控制直流熔斷器,后拉母線差動保護的非選擇性開關。這樣操作,在任何情況下,不論哪條母線出現故障,均可保證母線差動保護動作切除故障。
14.母線倒閘操作時,母線側隔離開關的操作方法有幾種? 答:原則上說有兩種操作方法:①合上一組備用的母線隔離開關之后,就立刻拉開相應一組運行的母線隔離開關;②把全部備用的母線隔離開關。 |